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到14.9%,2020年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但与此同时,劳动人口绝对数在下降,与之相关联的就是抚养比,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三个人养一个人,2020年将下降到2.94:1,2050年将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增加,领取时间增长,而且养老金待遇刚性增长,所以收支面临巨大压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3种观点: 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1、如果是企业缴费的话,按国家相关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28%,但是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平均工资的60%。其中企缴纳比例为20%,个人缴纳比例为8%;2、如果是个人缴费的话,按照缴纳所在的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20%的比例进行缴纳,所有费用都由个人承担。养老保险的领取条件有哪些养老保险的领取条件,具体如下:1、达到国家、本市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年满55周岁,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工作年满50周岁;2、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3、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4、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年满60周岁按规定参保、未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居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在之前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社会养老待遇的城乡居民,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自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的次月按规定领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到14.9%,2020年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但与此同时,劳动人口绝对数在下降,与之相关联的就是抚养比,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也就是三个人养一个人,2020年将下降到2.94:1,2050年将下降到1.3:1,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增加,领取时间增长,而且养老金待遇刚性增长,所以收支面临巨大压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 抚养比就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间的比率,它度量了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赡养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第1种观点: 扶养和抚养的区别:1、对象不同,扶养,是指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2、概念不同,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抚养取教养保护之意,扶养取相互扶助之意,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于关系,更不是能等同。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 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第2种观点: 抚养指的是对社会关系中的“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在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指的是亲属间的抚养。其中泛指特定亲属以及夫妻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一、 抚养的义务婚姻双方当事人离婚以后彼此不再承担同居的义务,这就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只能由一方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或者双方轮流的来抚养未成年子女,这就是抚养的义务。在我国根据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义务的确立有很多的原则。首先必须要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为原则,而且如果是在哺乳期内的子女,那么就要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而且在哺乳期后的子女要以双方协商优先,不能够达成协议时,那么就要以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决为补充原则。对于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那么如果一方已经做了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或者是子女随其生活时间比较长,可以优先进行考虑。二、 抚养和赡养的区别抚养和赡养的区别是非常大的。赡养义务是指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助,但抚养义务是长辈对于晚辈的抚育和教养。相关的法律法规有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如果不赡养父母的话,那么是违法的行为,而且赡养父母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加以改变,也不能够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综上所述,抚养和赡养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不能够弄混了。
第3种观点: 一、扶养与抚养权的区别1、对象不同,概念不同。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抚养取教养保护之意,扶养取相互扶助之意,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于关系,更不是能等同。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二、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继承区别有哪些1、两者的受让主体不同。遗赠扶养协议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入,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2、两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遗赠扶养协议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但执行遗嘱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以被继承人的实际遗产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不予清偿,但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第1种观点: 扶养和抚养的区别:1、对象不同,扶养,是指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2、概念不同,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抚养取教养保护之意,扶养取相互扶助之意,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于关系,更不是能等同。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 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第2种观点: 赡养抚养扶养的区别具体如下:1、主体不同:(1)抚养的主体关系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如父母和子女,祖和孙;(2)而兄弟姐妹之间则是扶养关系,而非抚养关系;(3)赡养则是父母和子女之间。2、概念不同:(1)赡养是指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对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在物质和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助。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2)扶养是指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法律意义上的扶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扶养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辅助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3)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3、物质帮助对象不同:(1)抚养指长辈对晚辈物质上的帮助;(2)扶养指平辈之间物质上的帮助;(3)赡养指晚辈对长辈物质上的帮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抚养和扶养的区别:法律意义上的扶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扶养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辅助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囊括了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和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具体形态。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1种观点: 扶养和抚养的区别:1、对象不同,扶养,是指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2、概念不同,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抚养取教养保护之意,扶养取相互扶助之意,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于关系,更不是能等同。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 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第2种观点: 一、抚养费和扶养费区别有哪些1、抚养费和扶养费区别,具体如下:(1)对象不同,扶养费是同辈之间,比如兄长扶养弟弟。抚养则指的长辈对晚辈,比如父母抚养子女;(2)义务不同,抚养一般都会承担监护的责任,而扶养则一般指照顾日常生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二、起诉抚养费流程包括什么起诉抚养费流程,具体如下:1、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2、交到没有支付抚养费一方的居住地法院;3、等待开庭审理;4、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三、不给抚养费的后果有什么不给抚养费的后果,需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如果是协议离婚,不按离婚协议约定支付抚养费,对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2、如果是诉讼离婚,不按调解书或判决书支付抚养费的,可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总之,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的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等费用。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第3种观点: 一、扶养与抚养权的区别1、对象不同,概念不同。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抚养取教养保护之意,扶养取相互扶助之意,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于关系,更不是能等同。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二、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继承区别有哪些1、两者的受让主体不同。遗赠扶养协议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入,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2、两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遗赠扶养协议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但执行遗嘱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以被继承人的实际遗产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不予清偿,但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